联系电话

0719-8313000

邮箱地址

mail@jmzzsy.com

企业文化

Enterprise Culture

与艰难工作为伍,才能看到最美风景

[2018-08-01 10:11:06]

最近几年,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。从各种同学会里,我们可以发现到一些戏剧性故事。

我有几位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,在30到40岁的这十年,都有非常戏剧性的发展,成了中小企业的老板或有实力的机构高层。他们在参加同学会的时候,都会大大方方的支付赞助费。

而另有一些读书时的优秀同学,走进社会多少年后,却成就与地位一般般。可见人生的逆转,就潜藏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。

那几个落第生同学,当时没考好,进入了社会,打工、创业,多次碰到挫折。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服输、认命、沉沦,跌到了又爬起来,始终怀着人生美好理想与事业目标,不放弃。在广阔的社会大学,练出一身人情练达、世事洞明的学问与才干。别人看来可能很难的事,可是他自己却不觉得。面对困难,解决困难,对他们来说,那只不过是种正常的过程与习惯。于是在不知不觉中,他们就成了这一行业某个区域的第一第二。有了成绩,自然就有信心。由于他们做事都是出于自发,所以即使下一个工作的困难度更高,他们一样心平气和、迎难而上并乐在其中。如此一来工作的进展, 自然会逐渐往好的方向延伸。

而我的不少同学,陷入并习惯那些熟悉的、轻松应付而重复的生活和工作,视之为“舒适区”。不愿意挑战陌生的、需创新、冒风险、费大力气的工作和高目标。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懂得逃避艰难的工作。他们要么没进步,没成长;要么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时,便不知所措了。

遭遇困难与挫折,虽然客观上不是什么好事,但在主观上不要看成什么坏事。大德大勇大智的养成,大多因为经历困难、挫折的启迪与磨砺。

人易流于舒适安逸。这是人之常情。所以有人习于回避艰难的工作。面临21世纪大变革期,很多机会往往以困难的面目出现。所以主动的选择艰难工作更有意义,也是上上之策。如此才能抓住别人不易看出的机会,如此你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极限。

狼行千里吃肉,狗行千里吃屎。

人类也是如此,一类人选择艰难的拼搏,一类人选择轻松的苛且,但结局与人生会分出天壤之别。

 面对艰难的工作,需要的不是盲干与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。我在跨越式发展理论中,提出要用科学的“逆思维”。平庸者,或者说失败者,在行为上有一个共同表现,面对困难,接受一件未做过的任务,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,或面临需要提升目标时,他们都会面露难色在心里打退堂鼓,嘴里吐出“不可能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叫“顺思维”的方式,即用现有的方法、习惯、经验及现有的资源条件,去看待与评估具有挑战性的新事情、新任务或超越于现有条件的高目标,认为不可能做到。

 而成功者都是“逆思维”。挑战艰难的工作,最忌讳的就是负向思考的顺思维。

 运用逆思维首先要做到下述五点:

(1)不说不行。一是不要自我设限,要主动地不断将己取得的成绩清零,挑战新目标、新高度。二是遇到困难时,不要轻易放弃,不要去找理由逃避。

(2)穷尽假设。想方设法,寻找各种新的想法及有创意的提案。并敢于尝试与探索。

(3)发现好机会,要勇敢挑战。因为机会常常以困难的形式出现。

(4)从机遇倒推战略,从战略倒推目标,从目标倒推努力。将困难化大为小,化难为易。

(5)平静面对奋斗过程中的挫折与损失。不要被本能冒出来的痛苦、怨恨、焦虑所左右,保持理性。由此形成不畏险阻,接受艰难工作并遇难而乐的念头。进而让这种征服欲成为心灵自发的驱动力量。 

记得我少年时看过的京剧《沙家浜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:被困于芦苇荡的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,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、伤痛的折磨、弹尽粮绝的威胁,人的体力和毅力几接近于极限……这时,指导员郭建光这样说服大家: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,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。最终,他们以“再坚持一下”的顽强精神,迎来了大部队反扫荡行动,得以走出芦苇荡,重回杀敌战场。“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,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”这句话,是毛泽东在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中说过的。  很多时候,“再坚持一下”,不仅是信心的体现,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。心弱则志衰,志衰则不达。在不少情况下,外在的打击实际上并不足以置人于死地,其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凶。战胜危机、摆脱困境,关键是要有迎难而上、勇克时艰的坚定信念和抗打击的坚强意志。“再坚持一下”,就是这种信念和意志的体现。 

松下电器创办者松下幸之助,在验收工作时常讲的一句话是“最后一击”。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差,最终就在于这“再坚持一下”和“最后一击”。与艰难的工作为伍,靠着这 “再坚持一下““最后一击”,才能完成艰难的工作。 

三年前,带孩子去海南三亚旅游。蜈支洲岛有个潜水项目。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很兴奋,拉我们去玩。我觉得要换上全套潜水服很麻烦,水下又不能抽烟,我就留在了岸上。太太陪儿子下水,到中途,耳朵感到不舒服,也半途而退了。只有儿子在专业人员陪同下,坚持达到了海底。

他回来后,向我们描述了海底的景色:透蓝的海水,迎浪摇曳的海草,身边游动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海鱼。原来只能在图片上看到的异国美色,没想到这儿也有。我有点小后悔了。

旅游时,最美的风景,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艰难努力的僻远处、山顶上、海底下。在我们职业生涯中,又何尝不是这样。艰难工作的后面往往有最美的风景。


电话:0719-8313000 传真:0719-8315666 地址:十堰市白浪开发区龙门工业园龙门大道9号
Copyright ® 2008 十堰精密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维护制作:汽配人网 - 十堰亿脉科技有限公司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